一、发生情况
2023年,监测项目组在西双版纳植胶区开展橡胶树病虫害监测工作时,于部分橡胶树苗圃中发现一种新介壳虫为害橡胶树幼苗,但当时仅为零星发生。2025年8月,在勐捧农场四分场一队的橡胶树开割林中,监测到该介壳虫已形成为害,并与霉污病、季风性落叶病混合发生。在严重受害的林段,出现了落叶现象(图1)。据统计,该农场橡胶林受害面积约3000亩,目前除勐捧农场外,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该害虫。
针对这一新发现的害虫,各监测站点应及时组织监测人员开展培训,使其掌握新介壳虫的形态特征、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,并加大监测力度。若发现害虫大面积发生,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。
该介壳虫为害造成橡胶树落叶(图:孔祥东)
二、形态特征
新发现的介壳虫,雌成虫形态如图2所示。该介壳虫蜡壳厚且呈白色,形状为圆形或近圆形,壳背明显隆起,表面分布有多面体板块。经专家初步鉴定,此虫属于蚧科(Coccidae)蜡蚧属(Ceroplastes)。由于蜡蚧属不同种类间形态差异较小,其具体种名尚需进一步鉴定。
雌成虫形态特征(图:孔祥东)
三、为害特征
老熟雌成虫将卵产在自身蜡壳内,随后死亡。卵在蜡壳中孵化后,初孵若虫活动能力较强,会爬离蜡壳,附着到橡胶树的幼嫩部位,并用口针刺入植物组织吸食汁液,通常以叶脉、叶柄和未木质化的枝条为食。随着若虫不断生长,其活动能力逐渐减弱,同时形成较厚的蜡壳,固定在取食部位直至发育为成虫,继而继续产卵。
介壳虫取食叶片会导致叶片发育不良;取食叶柄时(图3),严重可能引发落叶;取食枝干则会影响橡胶树的养分运输。目前,该介壳虫主要为害橡胶树中幼林,影响幼苗或幼树的生长发育;在开割林中仅零星发生,发生较轻时对橡胶树影响不大,但发生严重时,会传播霉污病,导致橡胶树落叶。
叶柄受害特征(图:孔祥东)
四、防治建议
(一)橡胶树苗圃和中幼林
种苗传播是该介壳虫的主要扩散途径,因此在移栽橡胶苗时,需重点检查嫩枝和叶片是否携带虫体。若苗圃或中幼林已发生介壳虫为害,防治应以化学手段为主,可选用以下药剂,按说明书推荐用量兑水喷施。推荐药剂:螺虫·噻嗪酮悬浮剂、吡虫·噻嗪酮悬浮剂、阿维·啶虫脒水乳剂、螺虫·呋虫胺悬浮剂、螺虫·呋虫胺水悬浮剂、氯氰·毒死蜱乳油。
(二)开割林
开割林因树木高大,常规兑水喷施农药受限于喷雾器压力,难以有效覆盖叶片和嫩枝。此时建议选用15%噻·高氯热雾剂,按每亩200mL的用量进行防治。若发生面积较小,且地理条件适合无人机作业,可采用无人机喷施,药剂选择与中幼林防治方案一致。(文/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拟稿人/孔祥东 吴忠华 审核人/王进强 张永科 原文标题/云南农垦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(2025年第11期))
◆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本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本网原创内容,但须注明来源“天然橡胶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
◆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、图片,来源于网络转载,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◆天然橡胶网原创或转载文章皆在交流信息,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,所涉及信息或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信息提供或公开信息,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。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◆投稿联系 :13354942868(微信同号)[若有新观点,欢迎来稿]
◆胶融世界,信达天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