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及影响因素。未硫化胶的自粘性是指胶料的粘性,是两个同质胶片在小负荷、短时间压合后,将其剥离开所需的力或所做的功,剥离力越大,粘性越大,自粘性好,胶片之间不需增粘就可以很好地粘合。
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取决于胶种的性质及工艺条件。橡胶品种不同,其分子链的柔顺性不同,活动能力也不一样,自粘性也不同。一般来说,未硫化胶的自粘性受橡胶分子链的柔顺性、饱和性、分子量大小、断链后自由基的活性、结晶性、极性以及胶料中填料的品种和用量等的影响。通常,柔顺性好的橡胶分子链活动能力强,在表面接触后,易扩散和渗透,形成较厚的界面层,自粘性要好。橡胶分子链的饱和性和极性对自粘性影响很大,饱和性橡胶自粘性较差,尤其是非极性的饱和橡胶如EPDM、EPM、IIR、Q等,自粘性很差。极性不饱和橡胶(如CR)有良好的自粘性。对同一胶种,平均分子量小的,流动性好,更容易扩散、渗透和铺展,所以自粘性好。生胶塑料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胶料的自粘性。橡胶分子链的结晶性对自粘性也有重要影响,常温下结晶的橡胶,由于晶体颗粒限制了分子链段的运动,扩散和渗透性变差,因而自粘性较差,如TPI。但橡胶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由于取向而产生诱导结晶,此时结晶颗粒会限制两表面层分子的脱离,以及提高其格林强度。所以具有自补强性的橡胶自粘性较好,如NR、CR、IR。IIR虽然具有自补强性,但由于IIR分子链两侧含有密集的侧甲基,分子链的活动能力差,在表面接触后难以扩散和渗透,界面层很薄,所以自粘性不好。EPDM、BR、SBR的自粘性不好,与其非自补强有关。
另外胶料中加入填料,由于填料可以与橡胶分子链发生吸附,一方面能提高未硫化胶的格林强度,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分子链的活动能力。由于不同填料,其粒径大小,结构度高低,表面活性高低不同,与橡胶的吸附作用不同,因而对自粘性有不同的影响。在填料用量较小(不足以严重影响到分子链活动能力)时,粒径小,表面活性高,结构度高的填料与橡胶的相互作用强,胶料的格林强度高,因而自粘性好。但当填料的用量过大时,胶料的粘度太高,流动性差,界面处分子链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变差,自粘性下降。
未硫化橡胶的自粘性还与工艺条件有关,在高温、高压下,两表面可以充分接触,橡胶分子链的扩散和渗透能力增强,自粘性好。
◆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本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本网原创内容,但须注明来源“天然橡胶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
◆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、图片,来源于网络转载,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◆天然橡胶网原创或转载文章皆在交流信息,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,所涉及信息或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信息提供或公开信息,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。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◆投稿联系 :13354942868(微信同号)[若有新观点,欢迎来稿]
◆胶融世界,信达天下!